中文

English

实验室恐惧真实存在,尊龙凯时助力菜鸟成长为专家

发布时间:2025-01-29   信息来源:邰婉雨

本篇内容已原创发布在尊龙凯时公众号,更多精彩内容,请关注公众号“尊龙凯时生物医疗科研”。

实验室恐惧真实存在,尊龙凯时助力菜鸟成长为专家

“每次害怕跟导师汇报、害怕和实验室同事交流、害怕进行实验……感觉自己快要无能为力了,甚至不如本科时的状态。”这句来自知乎的求助,触动了许多在生物医疗领域摸索的新人,他们整天承受着巨大的压力,感觉快要抑郁……实际上,这种压力是许多新手在科研过程中都会经历的挑战。下面,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从这些压力中找到解脱的方法。

一、你并不孤单

走进实验室时,周围的同事似乎都很熟练,而你面对一堆陌生的器材和试剂,不知从何着手,感到尴尬和焦虑。然而,许多资深的研究者也是从毫无经验的新手开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。主动向师兄师姐和导师请教,他们通常都乐于分享经验。毕竟,进了实验室,离开了父母的庇护,你已不再是个宝宝。

甚至连诺贝尔奖得主居里夫人在早期也面临过许多困难,但她通过不断请教他人和勇于尝试,最终成为了科研领域的明星。有的同学在经历几次实验失败后开始怀疑自己:“我是不是不行?我为何总是做错?”这种想法对自己是极其残忍的。想想看,你能站在这个实验平台前,已经超越了99%的同龄人。在失败面前,要将情感与事情分开,实验失败可能让你心情不佳,但绝不可怀疑自身的能力。

认真分析实验设计、准备和流程,广泛阅读文献并向老师请教,细心和认真总能解决问题。毕竟,你的导师也经历过无数的失败和磨练才走到今天。大科学家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经历了上千次的失败,他说:“我没有失败,我只是发现了一万种不行的方法。”

跨年演讲中,罗胖引用曼德拉的一句话也很有道理:“我没有失败过,要么赢得胜利,要么学到东西。”这些名人都曾面临过失败,但他们从未因此怀疑自己,而是继续努力。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,记住:90%的人智商都是正常的,只有5%极度聪明和5%极度愚蠢,你应该不属于那后5%。

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!可以比较,但要找合适的对象。适当的比较可以激励人,但过度比较可能带来压力。如果你总是感到压力,那就不要比较了。每个人的成长轨迹和节奏不同,关注自己,跟随自己的步伐,一点一点超越自我,终将成为自己的榜样。

举个例子,马云在创业初期经历了四次失败,最窘迫的时候公司账上只剩200元。如果此时他与其他企业家进行比较,可能早已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。

二、学会为自己开辟新局

使用目标拆分法,将大目标细分为小任务,完成每一小步都要给予自己一点奖励,比如享受一顿美食或小小的休息。这种成就感会逐渐累积,最终带来大的成果。

许多实验失败并非完全由你造成,可能是实验室温度不稳定或仪器出现小问题。关键在于:找到你能够控制的部分(如实验流程和数据分析),尽量减少无法控制的因素(如实验误差)。有时,放松心态,接受那些不可控的因素,也能让你减轻焦虑,更加清晰地思考。

面对实验失败,真的不必独自承受。当感到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时,不妨与好友聊聊天或向导师寻求建议。通常情况下,你会发现他人也在经历类似的困境,借此机会分享经验,反而能减轻压力,或许在交流中还能获得灵感解决问题!

长时间呆在实验室,不仅会累积实验数据,压力也会加倍。适时休息和放松非常重要。去跑步、看电影,都是暂时逃离压力的好方法,可能还能激发新的想法,帮助你重拾元气。

科研是一场马拉松,而非百米冲刺。实验失败并不代表什么,初始的无知也无关紧要。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,认真对待,坚持不懈。

关注“尊龙凯时生物医疗科研”公众号并回复“礼包”,免费领取100+写作投稿资料包和投稿问题30问。

关于尊龙凯时:尊龙凯时致力于为科研人员提供专业的论文润色、学术翻译和期刊出版支持服务。我们的所有润色工作均由美国本土资深编辑完成,这些编辑均为美国前100大学博士及以上资质,平均都有十年以上的润色经验,以确保服务质量。

授权转载:请在【尊龙凯时生物医疗科研】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“转载”获取联系方式。